[中?D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8)02-0001-05
1、引言
国内现在有三大旅游城市群,即京津冀旅游城市群、长三角旅游城市群和珠三角旅游城市群,它们是分别以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为依托,周围旅游热门城市为基础进步起来的旅游城市群。这三大国家级旅游城市群均接近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规模和集聚水平,常住人口占全国旅游城市群的32.44%,GDP占全国旅游城市群的45.95%,其辐射影响多个省区,是中国社会经济进步的三大要紧引擎,具备全国性的策略意义[1]。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要紧交汇地带,在国内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备举足轻重的策略地位。长三角旅游城市群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游客吸引能力和接待能力都较强。长三角旅游城市群是国内经济实力最强的旅游城市群,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2.2%和6.25%,近几年的GDP 均达到或超越了全国的18%,是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城市群。上海为长三角旅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江苏、浙江和安徽为长三角旅游城市群的进步支撑省份,现在长三角旅游城市群已经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旅游城市规模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旅游交通互联网,很大地促进了长三角旅游城市群旅游业的进步,其国际、国内两大旅游市场的连接用途日渐明显。
2、近况剖析及数据来源
(一)近况剖析
长三角旅游城市群坐落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依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步规划》,长三角旅游城市群包含: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扬州、盐城、镇江和泰州,浙江的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舟山、金华和台州与安徽的合肥、芜湖、池州、宣城、马鞍山、铜陵、安庆和滁州,共计26个城市。长三角旅游城市群国土面积为 21.1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内总国土面积的2.2%,2015 年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收入为21775.17 亿元,约占2015年国内旅游业总收入的52.72%。长三角旅游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基础设施健全的机场群和江海港口群,高铁互联网连接紧密,铁路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高速公路互联网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互联网结构已基本形成[2]。
长三角旅游城市群是国内参与现代国际角逐的要紧平台和经济社会进步的要紧引擎,也是长江经济带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国内现代化城镇建设最好的地区之一。在长三角各城市中,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是长三角旅游城市群中唯一的一个超大城市,同时也是长三角旅游城市群最具游客吸引力的城市;苏州凭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都市便捷生活的完美融合成为长三角旅游城市群中极具旅游竞争优势的旅游城市;杭州、南京依托各具特点的文化内涵和省会优势每年吸引很多的国内外游客;其他长三角旅游城市群的城市近几年的旅游业也呈现上升未来发展趋势。
(二)数据来源